记得六岁那年,我和邻居小妹蹲在梧桐树下数蚂蚁。金灿灿的阳光穿过树叶,在我们手背上跳格子。那时只觉得阳光像外婆烤的蜂蜜饼干,又暖又甜。直到去年冬天,新闻里播放北极科考队的画面——科考队员捧着保温杯站在极光下,睫毛结着冰霜却仰头微笑,说他们等极昼等了整整三个月。我突然明白,原来阳光是会迷路的旅人,不是永远都会准时赴约。
现在写作业时,我总把台灯调成月光模式。银白色的光晕洒在草稿纸上,像撒了一把会发亮的盐粒。上周解不开数学题着急时,忽然发现窗外的月亮正从云层里慢慢游出来,圆圆的像数学老师常画的解题流程图。原来急躁时更要像月亮那样,给自己留点呼吸的孔隙。
最喜欢周末去城郊的麦田。晨露沾湿球鞋也不在乎,蹲下来看水珠在麦芒上打秋千。有次模仿纪录片用手机拍微距,发现露珠里竟然倒映着整片朝霞,像把彩虹装进了水晶球。这让我想起语文课学的"一花一世界",原来换个角度看,渺小也能变成辽阔。
每次考试失利,我就坐在操场双杠上看日落。看橙红色的光团慢慢沉入楼群,把云朵染成燃烧的绸缎。妈妈说晚霞是太阳留给天空的礼物,我想失败大概也是成长的礼物,要用温暖的手掌接住它。
爷爷常说万物都是会说话的老师。露珠教我们保持清澈的眼睛,月光教我们安静的力量,连飘落的枯叶都在教我们优雅地道别。这个春天,我在窗台种了薄荷草,每天浇水时看着嫩芽破土,突然懂了《荀子》里说的"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"。原来最好的课堂,一直都在天地之间。
记得六岁那年,我和邻居小妹蹲在梧桐树下数蚂蚁。金灿灿的阳光穿过树叶,在我们手背上跳格子。那时只觉得阳光像外婆烤的蜂蜜饼干,又暖又甜。直到去年冬天,新闻里播放北极科考队的画面——科考队员捧着保温杯站在极光下,睫毛结着冰霜却仰头微笑,说他们等极昼等了整整三个月。我突然明白,原来阳光是会迷路的旅人,不是永远都会准时赴约。
现在写作业时,我总把台灯调成月光模式。银白色的光晕洒在草稿纸上,像撒了一把会发亮的盐粒。上周解不开数学题着急时,忽然发现窗外的月亮正从云层里慢慢游出来,圆圆的像数学老师常画的解题流程图。原来急躁时更要像月亮那样,给自己留点呼吸的孔隙。
最喜欢周末去城郊的麦田。晨露沾湿球鞋也不在乎,蹲下来看水珠在麦芒上打秋千。有次模仿纪录片用手机拍微距,发现露珠里竟然倒映着整片朝霞,像把彩虹装进了水晶球。这让我想起语文课学的"一花一世界",原来换个角度看,渺小也能变成辽阔。
每次考试失利,我就坐在操场双杠上看日落。看橙红色的光团慢慢沉入楼群,把云朵染成燃烧的绸缎。妈妈说晚霞是太阳留给天空的礼物,我想失败大概也是成长的礼物,要用温暖的手掌接住它。
爷爷常说万物都是会说话的老师。露珠教我们保持清澈的眼睛,月光教我们安静的力量,连飘落的枯叶都在教我们优雅地道别。这个春天,我在窗台种了薄荷草,每天浇水时看着嫩芽破土,突然懂了《荀子》里说的"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"。原来最好的课堂,一直都在天地之间。